琢玉工序之最巧技:掏膛

清光緒十七年(西元1891年),李澄淵所著之《玉作圖》,繪出了玉器製作的過程,並附有文字說明,是研究玉器製作工序的重要文獻。


隨著時代進步,即便玉作的機具器材亦隨之進步,然而,其製作的原理和方法,卻仍是一脈相承。


《玉作圖》中,李澄淵是如此描述玉作工序中的「掏膛」:

「搯堂者,去其中而空之之謂也。凡玉器之宜有空堂者,應先用鋼捲筒以搯其膛,工完,玉之中心,必留玉挺一根,則遂用小鎚鍘鏨以振截之,此玉作內頭等最巧之技也,至若玉口小而其堂宜大者,則再用扁錐有彎者,就水細石沙以搯其堂。」


搯,音ㄊㄠ,同「掏」,探取之意。膛(或作「堂」),物體中空之部位。鍘,音ㄓㄚˊ,鍘刀,或以刀切斷之意。鏨,音ㄗㄢˋ,鑿刻金石的工具,亦有鐫刻、雕鑿之意。


所謂的「掏膛」,指的是挖空容器物體的內部。玉器之中,若是有需要挖空內部者,首先,必須「打眼」,亦即「打鑽」,用的是鑲有金剛石的鑽來鑽鑿,接著,以該「眼」為標的,將鋼捲筒旋入玉器中央,其後,玉器的中央會出現一根圓柱,稱作「玉挺」,此時,再以振錘截斷,取出玉挺──這道工序,需要精巧熟練的力道與經驗,否則,不但玉挺無法取出,甚至還有可能會毀壞整件玉器。若是該件玉器的口小而堂腹大,就需使用彎形的扁錐,就著水與細沙,慢慢的掏空其內膛。


翡翠的硬度,更甚於玉,掏膛起來,愈見難度。


然則,為臻至玉雕工藝之美,作玉者邃入翡翠堅韌質地,細細琢磨,成就一件又一件精巧典雅的玉作,引人留連品翫,欣悅舒懷。

回到
清單